6月30日至7月1日,河南駐馬店迎來了一場中醫藥療法的盛會——四知堂葉穎華四維療法實戰班。來自各地的學員齊聚一堂,在暑熱炎炎中掀起了一場學習與傳承的熱潮。
課堂內外:杏林深處,筆尖追光
從剖析“肌筋膜”的科學定義,到結合骨骼模型的現場講解,再到全體學員埋頭疾書的專注身影,每一個細節都彰顯著課程的深度與學員的熱忱。筆記本上沙沙作響的,是對知識的渴望,更是濟世手藝的接力傳承。
學以致用:讓技術“長”在手上
葉穎華老師的課堂,最鮮明的特色便是“真操實練”。只見葉老師俯身于診床旁,手法精準地示范操作要領,學員的目光緊緊追隨。每一次完整演示后,并非課程的終結,而是動手練習的開始。在葉老師的指導下,學員輪流上手,體會葉老師講過問題的感受,將復雜理論轉化為指尖的觸感與力道。
專家引領:深耕療法,共話發展
本次課程還邀請了百草園彭報院長為學員授課。彭院長深耕中醫領域多年,講臺上,他結合臨床案例,深入淺出地為大家講述了下肢靜脈曲張;投影屏幕上,“下肢靜脈曲張四位一體疏通療法”的紅色標題,映照著臺下學員專注的臉龐。
產品體驗:從理論到實踐的橋梁
理論學習必須落地于應用。學習現場,四知堂產品試用區悄然成為第二課堂。工作人員現場展示痹通藥酒、外用貼劑等產品的規范操作流程,并邀請學員品嘗痹通藥酒。
沉浸體驗:課間一碗“痹通湯”
課間休息,成為了一個獨特的學習延伸環節。四知堂現場操作專用設備,熬煮那色澤深沉的痹通湯。學員們有序排隊,接過熱氣騰騰的痹痛湯。這一碗不僅僅暖了脾胃,更是理論與實踐的第一次碰撞,為后續的深入學習鋪墊下深刻的感官認知。
榜樣力量:多年同行者
會場內不僅有嚴謹的教學,還有信任的見證。與四知堂合作多年的伙伴——劉繼昌先生與冷金民先生。他們兩位分別講述了跟隨四知堂的學習感悟和四知堂痹通藥酒給他們帶來的變化。他們的身影無聲訴說著對四知堂理念與產品多年如一日的信任與認可。如同老友圍爐敘舊,前輩的堅守為后來者點亮了前行的路。
凝聚初心:四知精神永不褪色
課程的核心不僅是技法,更是精神的傳承。四知堂陳總在總結兩位老師發言時,身后橫幅上“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古訓熠熠生輝。他勉勵學員:“唯有積極分享碰撞,沉心學習深鉆,方能在中醫藥路上行穩致遠!”話語鏗鏘,點燃了全場學子的熱情。
根深葉茂:百年品牌的厚重回響
一堂生動的四知堂“尋根課”同步開啟。四知堂公司馬總為學員細述源流:先祖楊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四知”精神是立身之本;從神醫華佗秘方到痹通藥酒問世,每一步都烙印著仁心濟世的夙愿。正是這份對歷史的敬畏,讓四維療法煥發出厚積薄發的能量。
短短兩天培訓,駐馬店見證了傳統智慧與現代療法的深度交融。學員們帶著滿載的技術與四知精神,如同星火般回歸各自崗位。期待他們在傳承中創新,在應用中升華,讓千年中醫瑰寶在時代脈搏中奔涌不息——這不僅是一場技術的實戰班,更是一場點亮杏林未來的思想薪火!
公司直營銷售團隊(僅有以下人員可代表四知堂):
田亞鵬:13523031419
王自寬:15037522121
陳 濤:18603813344
高會選:15238352775
馬孝寬:18937199499
文自民: 13383752088
宋松強:18638223989
韓志鵬:17788984481
袁 帥:15137717419
四知堂起源于東漢人楊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故事,在中醫藥行業具有悠久的歷史,明清以來,醫藥界流傳著“北有同仁堂、南有胡慶余堂、中原四知堂”的佳話,四知堂與同仁堂、胡慶余堂呈三足鼎立之勢。